发布时间:2025-02-05 22:58:18
小拱棚常采用2米宽农膜覆盖畦面大约1.3米。拱架常采用2~3厘米宽竹片或食指粗的竹竿,也可采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。拱架长度2米,两头插入土中呈一拱型。拱间距要根据拱架的结实程度,拱间距80~100厘米。顺拱架的顶部或两腰部用3道小竹竿连结,把拱架连成一体,以增加其拱棚的整体牢固度。拱棚之间要留60厘米背垄,留作人行道和放置草苫。小拱棚长度以10~15米为宜,便于从两头通风。如果夜间加盖草苫,小拱棚的方向以东西延长为好,白天揭苫后把草苫围在棚的北面以阻挡北风,起到防寒作用。如果不加盖草苫,拱棚则以南北延长,棚面朝向东西,这样上午阳光从东面投入棚内,下午从西边进入棚内,使棚内蔬菜受光均匀,生长一致,也不会发生向一边倾斜现象。小拱棚夜间加盖草苫,棚内温度比不加草苫的高5~6℃,若不加草苫棚温只比露地高1~1.5℃。棚架虽低矮,种植小棵绿叶菜类也很适宜。
小拱棚投资小,每667米2用农膜大约1000米2,拱架小竹竿、竹片400余根。若用0.06毫米厚的农膜约需60~70千克,按一般价格需800~1000元,加上竹片或竹竿100~150元,若加盖草苫(每667米2400条,1米×2米)还需投资500元,以上三项合计,一次性投入需1400~1500元,设备若按两年折旧,每年纯投入不足千元。
小拱棚冬季覆盖绿叶菜类可以保护其免遭冻害,防止干叶出现。对一些耐寒性强的品种并可随时间拔上市。冬春覆盖,较喜温的品种可提早上市。待棚内绿叶菜收获后还可再定植一茬喜温的果菜类做为短期覆盖,待露地晚霜已过再去棚,覆盖时间虽只有月余,但对于植株前期缓苗、发棵、促进营养生长有着重要作用,这就为早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小拱棚优点很多,但它最大的一个缺点是由于低矮,人无法进入,对棚内植株进行管理如间苗、定植、施肥、喷药、收获等需择无风晴天,掀去薄膜,操作完毕后再盖上并压入土内,这的确是一件费工的活。另外放风降温时也需掀开棚边和两头,土地利用率也低。